江门全运会场馆高标准通过验收 侨乡进入赛事冲刺阶段
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仅剩 145 天,江门赛区筹备工作迎来关键进展。记者从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江门承办的 6 个全运会及残特奥会场馆已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这座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正式进入赛事冲刺阶段。
一、六大场馆全面达标,覆盖三大核心赛区
江门赛区承担了十五运会 4 项竞体项目(花样游泳、排球男子成年组、排球女子 20 岁以下组、山地自行车)、1 项群体项目(气排球)及残特奥会 3 个项目(游泳、篮球、足球),赛事覆盖蓬江、台山、恩平三大区域。经过严格改造升级,江门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蓬江赛区)、台山新宁体育馆、台山体育馆(台山赛区)及恩平泉林黄金小镇山地自行车赛道(恩平赛区)已全面达到全运会赛事标准。
其中,江门体育中心游泳馆采用国际泳联认证的恒温系统,可满足花样游泳对水质、水温的严苛要求;台山新宁体育馆配备六级灯光系统和枫木地板,观众席容量达 6000 座,被中国排球协会授予 "2025-2028 年排球训练基地" 称号。恩平山地自行车赛道全长 4.5 公里,包含水稳土、碎石、木栈道等多种地形,邀请全国锦标赛冠军完成实地测试,赛道流畅度和竞技性获专业认可。
二、测试赛密集启动,优化赛事服务流程
为确保赛事万无一失,江门将在 7 月至 9 月举办多场测试赛。7 月的广东省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将首次启用江门体育中心游泳馆,重点检验运动员流线、观众观赛体验及转播系统稳定性;9 月的江门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则将在台山新宁体育馆模拟全运会赛事流程,测试计时记分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
"我们已制定详细的测试赛方案,包括 11 项关键指标评估和 23 项服务流程优化。" 江门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测试赛数据将直接用于完善场馆应急预案,确保全运会期间实现 "零失误" 服务。
雷火竞技三、排球之乡续写传奇,体育经济赋能城市发展
作为 "中国排球之乡",台山新宁体育馆曾承办六运会、九运会排球决赛,此次升级改造后,场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 5G 网络全覆盖和 4K 高清转播。值得一提的是,台山正在推进九人排球申遗工作,并建设总投资 5 亿元的和力体育中心,未来将形成 "赛事 + 文旅 + 培训" 的产业闭环。

江门体育中心则凭借承办亚洲 U20 女排锦标赛、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的经验,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体育赛事目的地。数据显示,2021 年以来,江门累计承办省级以上赛事 46 项,带动 "体育 + 旅游" 消费超 12 亿元。
四、无障碍设施升级,打造包容性赛事环境
针对残特奥会需求,江门对体育中心游泳馆、篮球馆进行专项改造:增设 10 个无障碍观众席、改造 7 个无障碍卫生间,并在通道斜坡安装防滑扶手。"我们采用 ' 通用设计 ' 理念,确保残障人士可独立完成从入场到观赛的全流程。" 蓬江区残联负责人表示,改造后的场馆已通过省级无障碍环境验收,部分设施达到 "优秀" 等级。
五、倒计时 200 天全城动员,侨乡展现东道主风采
随着赛事临近,江门正通过 "线上 + 线下" 立体宣传营造氛围:高铁站、高速路口设置全运会主题雕塑,市区 300 余块 LED 屏循环播放赛事宣传片,"喜迎十五运" 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已吸引超 2 万人参与。6 月 25 日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考学子三人篮球赛,更以青春活力为全运会预热,260 支球队在江门元宝山体育公园展开激烈角逐。
"江门将以全运会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侨乡的开放姿态和城市能级。" 江门市副市长吴晓晖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推进交通接驳、志愿服务、食品安全等保障工作,确保 11 月以最佳状态迎接四海宾客。
这场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江门向全球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从街头排球赛到国际赛事场馆,从硬件升级到人文关怀,这座城市正以 "侨都加速度" 书写体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